医养家㉓ | 潼南网约护士40℃疾驰40公里守护“生命管路”-华龙网

医养家㉓ | 潼南网约护士40℃疾驰40公里守护“生命管路”

2025-06-27 14:54:54 来源: 第1眼TV-华龙网

连日来,全国多地持续高温炙烤,潼南部分地区气温更是突破40℃。当大多数人选择减少外出躲避酷暑时,潼南区人民医院急诊科护士、“医养家·潼心护”平台注册护士邓兮,却迎着烈日再次出发——她的目的地,是40公里外一位长期卧床的八旬老人家中,为其更换维系生命的留置胃管。

跨越40公里的“定时”守护

下午三点,地表温度已直逼50℃。手机提示音响起,一条熟悉的预约信息弹出:“邓护士,我妈的胃管到期了,天这么热,真怕麻烦您...”发出这条信息的,是家住偏远乡村的李女士。她的母亲因疾病长期卧床,依赖胃管输送营养。这已是李女士第六次通过“医养家·潼心护”平台,点名预约邓兮上门服务。

图片15

“患者胃管到期,营养供给不能断!再远也得去。”邓兮没有丝毫犹豫,迅速清点好无菌胃管、消毒用品等专业器械,与同事文婷顶着烈日疾驰上路。乡村道路颠簸难行,导航信号时断时续,汗水早已浸透她们的衣衫。令人动容的是,她们比预约时间提前了半小时抵达。看着风尘仆仆、浑身湿透却依然带着温暖笑容的邓兮,李女士的眼泪瞬间涌出:“第一次下单时就是试试看,真没想到这么远的路,邓护士能来,更没想到她能连续六次,次次都准时来!这份情,我们记一辈子。”

图片16

高温“烤”验中的医者匠心

闷热的房间里,空气仿佛凝固。邓兮顾不上擦拭汗水,立刻投入工作。严格的手部消毒、仔细检查管路情况、精准测量刻度、轻柔而熟练的操作...每一个步骤都一丝不苟,彰显着专业素养。“奶奶别怕,咱们慢慢来,很快就好了。”她一边操作,一边轻声安抚着有些紧张焦虑的老人。操作完成后,邓兮又耐心地向李女士讲解夏季管路护理的要点和注意事项,那份专注与细致,让狭小的房间充满了令人安心的力量。

从“试试看”到“最信赖”的100次托举

这次服务,是邓兮在“医养家·潼心护”平台上完成的第100次上门护理。其中,像这样需要长途跋涉至偏远乡村的服务,占了不小的比例。对于李女士一家而言,邓兮已从最初那个“试试看”的希望,变成了如今最值得信赖的“生命守护者”。六次的准时赴约,跨越的不仅是40公里的地理距离,更是一份沉甸甸的承诺与责任,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在基层最生动的实践。李女士感慨:“有邓护士在,我们心里就踏实了。这份坚守,救了我妈的命,也暖了我们一家人的心。”

图片17

延伸“最暖一公里”践行健康中国使命

“医养家·潼心护”平台负责人介绍,平台自上线以来,已累计为区内行动不便患者提供上门医护服务超5000人次,其中约20%的服务点位于偏远乡村。面对持续的高温“烤”验,平台已启动极端天气应急响应机制,通过优化派单路线、为医护人员配备充足的防暑降温物资、提供高温津贴等措施,全力保障服务“不打折”、关爱“不断线”,确保像邓兮这样的专业力量,能够克服困难,准时抵达每一位需要帮助的患者身边。

邓兮护士烈日下的六次奔赴,是潼南区创新医养结合服务模式——“医养家·潼心护”的一个缩影。该平台通过整合区域内医疗资源(特别是利用医护人员碎片化时间),借助数字化手段,精准对接居家老人的刚性医疗护理需求,有效破解了行动不便人群,尤其是偏远乡村老人“就医难”的痛点。这不仅是应对老龄化社会、补齐居家医疗服务短板的创新举措,更是落实“健康中国”战略、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升基层医疗服务可及性与温度的生动体现。在酷暑中守护“生命管路”,在奔波中传递医者仁心,“医养家·潼心护”正努力将居家医疗的“最后一公里”,打造成守护百姓健康的“最暖一公里”。

(潼南区人民医院护理部供稿)

责任编辑:吴瑞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