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保财险巫溪支公司创新推出野生动物致害保险 书写生态保护与民生保障共赢答卷-华龙网

人保财险巫溪支公司创新推出野生动物致害保险 书写生态保护与民生保障共赢答卷

2025-07-01 09:09:31 来源: 第1眼TV-华龙网

第1眼TV-华龙网讯 今年5月,国家林草局表示,近年来,我国扎实推进野生动植物保护,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种群数量稳步增长,栖息繁衍环境稳步改善,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显著。在重庆市巫溪县,这一变化尤为显著。巫溪县地处大巴山东段,森林覆盖率超过70.2%,是画眉鸟、猕猴、黑熊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的栖息地。随着退耕还林和天然林保护工程的推进,山林间野猪、猕猴、麂等野生动物的身影日渐增多,成为当地生态向好的生动注脚。然而,野生动物活动范围的扩大也带来了新的课题——如何妥善处理野生动物与村民生产生活的“偶发冲突”?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巫溪支公司(以下简称“人保财险巫溪支公司”)交出了一份创新答卷。为平衡生态保护与民生保障,人保财险巫溪支公司积极响应巫溪县委、县政府和巫溪县林业局的号召,创新推出野生动物致害保险,为当地50余万居民构筑起一道特殊的“防护网”。这一创新举措不仅有效保障了人民群众财产安全,更探索出一条生态保护与民生保障和谐共进的新路径。

一份特殊的“生态保单”

去年八月,在巫溪县双阳乡,村民老王遇到了一件“烦心事”。四五十只猕猴队伍“夜袭”了自家15亩玉米,大部分成熟玉米被毁坏。若在往年,这样的损失只能自己承担。但去年不同,老王通过村委会报案后,人保财险巫溪支公司的查勘人员很快来到现场。经核定,仅五天时间老王就通过巫溪县政府购买的野生动物致害政府救助责任保险收到了保险补偿款。“现在的保障是真的好,野生动物造成的损失都有保险管。”老王感慨道。

据了解,该保险项目由巫溪县政府和巫溪县林业局主导、人保财险承办,覆盖巫溪县所有乡镇,保险责任范围包括野生动物造成的人身伤害、农作物损失等,是普惠金融真正惠及地方民生的重要一环。数据显示,该险种出台以来,人保财险巫溪支公司已受理报案153起,其中农作物损失150.6亩,有效缓解了野生动物致害给村民带来的经济压力。

图片1
村民的玉米地。人保财险巫溪支公司供图 第1眼TV-华龙网发

创新机制守护人与自然和谐

人保财险巫溪支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野生动物致害保险的创新之处在于建立了“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群众受益”的机制。保费由县财政统筹安排,群众无需缴纳。当发生野生动物致害事件时,受害人只需通过村委会报案,经乡镇审核后转保险公司查勘定损,即可获得相应补偿。“这一设计既简化了流程,提高了效率,又确保了补偿的公平性。”该负责人表示,保险机制的引入,改变了以往主要依靠行政补偿的模式,通过市场化手段为野生动物保护提供了可持续的保障机制。

值得注意的是,该保险不仅覆盖本地户籍人口,还将临时来巫溪的游客、务工人员、流动人口等纳入保障范围,体现了公共服务的普惠性。在理赔标准上,设定单次损失0.2亩或100元以上的农作物即可申请补偿,切实照顾到农户的利益。

图片2
野生动物致害保险。人保财险巫溪支公司供图 第1眼TV-华龙网发

保护生态意义深远

野生动物致害保险的价值不仅体现在经济补偿上,其更深层的意义在于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以往,野生动物致害常常导致当地居民对保护工作产生抵触情绪。保险机制的建立,既保障了群众利益,又缓解了保护与发展的矛盾,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创造了更有利的社会环境。

人保财险巫溪支公司的这一创新实践,探索了生态保护的市场化路径,通过保险机制实现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创新了公共服务供给方式,政府与市场优势互补,提升了治理效能;践行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实实在在的金融支持。

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征程上,需要更多这样的创新探索。“人保财险将始终践行央企担当,把普惠金融落到民生实处,把社会责任落到工作实处。”人保财险巫溪支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后续将进一步完善保险方案,扩大保障范围,同时加强科普宣传,把保险实惠传达给更多村民,引导大家科学应对野生动物活动,安心生产生活。

从“生态冲突”到“共生共护”,野生动物致害保险是一条充满温情的边界线,既守护村民对安全的期盼,也留存野生动物生存的空间,在生态保护与民生改善间架起共赢的桥梁。

责任编辑:刘佩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