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丨乘高铁“飞跃”武陵山 渝东南跑进“重庆1小时经济圈”-华龙网

观察丨乘高铁“飞跃”武陵山 渝东南跑进“重庆1小时经济圈”

2025-06-27 06:30:59 来源: 第1眼TV-华龙网

夏日的武陵山区,钢铁巨龙穿山越岭。

这条全长269.5公里的高铁动脉,以350公里的设计时速跨越喀斯特秘境,将重庆中心城区至黔江的通行时间从4小时压缩至48分钟。

在重庆东至黔江段即将开通之际,6月16日-20日,中央及市级媒体记者们乘着渝厦高铁的东风,由重庆东站出发,对巴南、南川、武隆、彭水、黔江开展行进式参访,亲身见证这条“发展大动脉”给渝东南带来的深刻嬗变。

轨道的延伸,丈量着重庆全域协同发展的速度,更丈量着幸福的尺度。“蜀道难”的叹息声,被风驰电掣的火车甩在了身后。渝厦高铁重庆段的到来,将重庆发展的半径再次拉大,渝东南全域融入了“重庆1小时经济圈”;借助这条大通道,重庆东出南下、通江达海的新梦想亦照进了现实。

重庆客运段首发班组亮相。受访单位供图
重庆客运段首发班组亮相。受访单位供图

提速渝东南

从4小时到48分钟的飞跃

伴随着一声清脆的鸣笛,记者搭乘渝厦高铁试运行列车从巴南站出发,开启了“乘渝厦高铁走进武陵山区”采访之旅。

列车穿行于青山绿水间,窗外掠过生机盎然的森林、点缀其间的金色田野、拔地而起的现代化工业园区,更让人感叹的是一个接一个的隧道和桥梁。

据悉,该项目全线设有隧道54座,桥梁84座,桥隧比高达92.7%,沿线地形地貌复杂,线路最大坡度达国内最高的千分之三十。这意味着列车几乎全程都在桥梁上飞驰或隧道中穿行。

重庆客运段首发班组亮相。受访单位供图
重庆客运段首发班组亮相。受访单位供图

作为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中渝厦通道的核心组成部分,该项目以超高的技术要求,成为首条深入渝东南少数民族聚居区的高铁。

渝东南从此结束无高铁历史,千年蜀道难的喟叹再次被中国建造化解。

而重庆至黔江从4小时压缩至48分钟,不光是时空的折叠,更是经济地理的重构。

曾经因群山阻隔的武陵山腹地,一跃成为重庆辐射湘鄂黔的“桥头堡”。渝厦高铁成为成渝地区东向出海新走廊,并与黔张常铁路的互联互通,使湘鄂渝边区首次融入全国高铁网。

协同效应正在加速显现。在2024年武陵文旅大会上,渝鄂湘黔川五省市握指成拳,共同发布3条跨省精品旅游线路。以“经典美景、回忆一生——武陵四省精品纯玩八日游”为代表的文旅协作项目。渝夏高铁的“东风”将横亘千年的地理屏障,转化成为紧密联结的发展纽带。

“早上重庆小面,中午湘西酸鱼,晚上贵州酸汤”,一日三省的美食之旅正从梦想照进现实。

轨道不仅缩短了地理距离,更将渝东南从“边陲”推向开放前沿。

提亮渝东南

每座高铁站都是“人文橱窗”

在重庆东站候车大厅,一抹灵动的红黄色彩抓住记者的视线。

这不仅是通往商业夹层的通道,更是国内站房首创的1.0城市步道交通“mini”图书馆。“候车的时候,有这么一个地方,可以静下心读本书,旅途不再匆忙!”人性化的设计吸引了现场参观者的赞叹。

重庆东站通过“四网融合”,引入渝厦、渝万、成渝、渝贵、渝昆等干线铁路。另外,还让干线铁路承担城际铁路功能,枢纽东环线等市域铁路,以及6号线、8号线(规划线路)、24号线、27号线4条城市轨道交通,实现高速、城际、市域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融合。

彭水九黎城开城门仪式。第1眼TV-华龙网记者 陈毅 摄
彭水九黎城开城门仪式。第1眼TV-华龙网记者 陈毅 摄

换乘,在这里是一场高效而舒适的“无缝衔接”体验。无论高铁转地铁,还是公交接驳,不同交通方式间的换乘时间被极致压缩至约5分钟,真正实现了“零距离”与“无感化”。

乘坐即将开通运行的渝厦高铁,从这里出发,将实现1小时直达成都、贵阳,3小时通达长沙、武汉、昆明、西安,6小时直通北京、上海、广州、深圳。

此次行进式采访中,记者发现各区县高铁站也深谙“在地美学”,一站一景,巧妙融入地方文化元素。

南川北站化身“金佛山微缩盆景”,候车厅融入杜鹃花海穹顶、方竹笋柱元素;黔江站波浪屋顶载土家织锦八勾纹,立柱演绎现代吊脚楼;彭水西站则以蚩尤九黎城建筑元素为主,外立面与内部装饰大量采用苗族图腾、织锦纹样……

钢轨串起的不仅是站点,更是一部流动的巴渝风物志,将地质符号、民族图腾、生态标志等元素解构重组,让每个车站成为“可阅读的文化地标”。

站城无界融合的“未来之城”样板,正澎湃着重庆向更高维度发展的强劲动能!

提质渝东南

高铁加速沿线区县向新发展

“养儿不用教,酉秀黔彭走一遭”,这是再形容从前渝东南的闭塞落后。而高铁正如同一把金钥匙,开启了这些“边陲苦地”的潜能之门。

渝厦高铁重庆段开通后,从重庆东站到黔江最快48分钟可达。对黔江来说“高铁开通,改变的是时空距离,带来的是发展信心。”6月19日,黔江区委副书记、区长骆高燕接受采访。

“这半年来,当地最明显的感受就是,来考察的客商更多了、来谈生意的客商更多了。”骆高燕直言,目前黔江区在谈的、形成协议初稿的合同已超过150亿元,是去年的3倍以上,合作领域涉及工业、物流、农业、旅游等方面。

藏在彭水大山里的高端饮用水产品。第1眼TV-华龙网首席记者 李文科 摄
藏在彭水大山里的高端饮用水产品。第1眼TV-华龙网首席记者 李文科 摄

据了解,黔江已建成20万吨玻纤、20万吨再生铝、20万吨合金产能,成为川渝铝产业链协同发展重点区县、全市玻纤产业重要基地。

渝厦高铁重庆段开通后,黔江加入“重庆1小时经济圈”“2小时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基本实现1小时到达重庆中心城区,2小时到达成都、贵阳,3小时到达武汉、长沙。

连接起黔江的“产业新势能”的高铁,在南川的“智造新航道”。从黔江乘坐渝夏高铁,只需要半个小时左右,便可到达南川。

在这里,已聚集了新能源汽车配套企业50余家,其中不乏品牌车企的头部配套商。

重庆市超群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是其中的佼佼者,专注于轮毂定制及超轻量铝合金汽车轮毂生产。据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产品主要销往欧美、日本及国内改装汽车的高端市场,依托83项专利,2024年对美出口额突破5000万元,同比增长66%。

“南川的企业正积极抓住这一机遇,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推动先进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南川区工业园区有关负责人介绍,随着高铁网络的进一步完善,南川的企业有望在更广阔的舞台上绽放光彩,为南川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强大动力。

渝东南共同富裕的“快车道”,正因高铁飞驰而照进现实。

提振渝东南

“快旅慢游”串起武陵山美景

从渝厦高铁武隆南站出发,一个小时就可以抵达文旅名镇仙女山。

在4A级景区村荆竹村,村民冉光芳正忙碌地制作现磨咖啡。“五年前放下锄头,现在每年做两万多杯咖啡。”54岁的她笑着告诉记者。村里家家户户都有像她这样吃上旅游红利的农户,这样的变化让她十分开心。

“我们已为高铁开通做好产品迭代准备。”仙女山街道党工委书记刘鹏表示,荆竹村将作为核心文旅招牌,推动武隆“快旅慢游”体系升级。在4A级景区村——仙女山荆竹村。荆竹村是“长”在景区里的村落,十多年前开始探索乡村旅游,建起了全市首批主题民宿群和乡村旅游文创基地。

掩映在风景里的荆竹村民宿群。第1眼TV-华龙网首席记者 李文科 摄
掩映在风景里的荆竹村民宿群。第1眼TV-华龙网首席记者 李文科 摄

从武隆南站出发,沿线有三座造型各异的“姊妹桥”横跨乌江。三座大桥在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创下多个“第一”。其中,彭水清水坪乌江铁路大桥为国内首座双Y型单拱肋铁路桥梁,也是世界最大跨度的铁路钢桁梁+双Y型单拱肋桥,桥梁造型新颖,线条流畅柔美、过渡自然,实现了力与美的结合,成为乌江十里画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当高铁穿行于武陵山水,一条黄金旅游走廊骤然显现。

于南川探秘世界自然遗产金佛山,沿178公里“环山趣驾”线路,赏云海杜鹃,享山地运动之趣;至武隆直抵仙女山草原,漫步荆竹村“悬崖咖啡馆”,探访芙蓉洞地质奇观;抵彭水观蚩尤九黎城巍峨图腾,夜游乌江“梦境光影”画卷;终达黔江游濯水古镇,泛舟蒲花暗河,细品廊桥非遗鸡杂。

高铁作笔,武陵“快旅慢游”新画卷徐徐展开,到厦门看海,到成都撸串,诗和远方不再遥远。

从发展的维度看渝厦高铁,“渝”越天堑,全面融入国家发展战略,从此多了一个重要的抓手。

第1眼TV-华龙网记者 王钰/文

责任编辑:董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