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江新区10碗菜⑥丨詹启伦:七旬船夫用冰豆花摆出“江湖甜局”
2025-04-29 13:53:38 来源: 第1眼TV-华龙网
编者按:
四方食事,一碗人间烟火;山城滋味,最是暖胃暖心。每一道家常菜里,都藏着岁月的温度、家人的挚爱、邻里的温情,以及这座城市最质朴的深情。即日起,第1眼TV-华龙网推出原创专栏——两江新区10碗菜,聚焦进入“渝味360碗·山城人家”家常菜名册的两江新区10碗家常菜,听主厨们讲述“一菜一人生”的烟火故事,看两江新区如何以美食为纽带,串起邻里情、凝聚社区力。
第1眼TV-华龙网讯(张颖绿荞)豆花你是吃甜的还是吃辣的?和川渝人喜爱的麻辣豆腐脑不同,一道红豆白雪冰豆花入选两江新区10碗菜,这道小吃的背后藏着七旬老人詹启伦的故事,他用三代人的坚守,将一碗普通的甜豆花熬成了两江新区的“甜蜜地标”。
这碗融合了活水点卤技艺和家族记忆的红豆白雪冰豆花,是山城夏日里最动人的“冰爽情书”。

一江活水点卤
半世纪守艺传承
时间回到1972年,知青返城的詹启伦接过父亲的杉木挑担,在轮渡码头支起流动豆花摊。
他独创“观水点卤法”——汛期减三分胆水保嫩滑,枯水添一缕花椒提鲜,让嘉陵江活水点卤的豆花带着独特的矿物香气。
凌晨三点的江风中,铸铁磨盘转出的豆浆与浪花同频翻涌,点卤时须观江水涨落:汛期减三分胆水保嫩滑,枯水添一缕花椒提鲜。摆渡人端着蓝边碗蹲在趸船上,看雪白豆花在黄褐陶碗里微微震颤,恍若浪尖上的白鹭。
有一年特大洪水,当水漫过豆花船时,老詹把最后三桶豆浆吊在黄葛树上,不断为抢险人员供应热豆花。
如今铝皮船已换成玻璃钢船,但凌晨三点磨豆浆、观潮点卤的传统从未改变:霜降后用江北农场“牛蹄黄豆”,立夏前采南山崖壁野蜂蜜作蘸料。

三代匠心演变
甜味里的家族记忆
“这碗豆花,装着我们家六十年的光阴。”詹启伦女儿詹兴欣回忆,祖母王德书当年用搪瓷缸装井水冰镇的甜豆花,是酷暑里最奢侈的享受;后来,父亲创新加入白糖和牛奶,这一口来自父亲的甜点,也成了女儿詹兴欣童年对家最深刻的记忆。
如今,为了传承父辈的手艺,詹兴欣在父亲手艺基础上,对甜豆花进行了改良,加入了豆浆冰和红豆,也成了现如今食客喜爱的冰豆花,在人和水上漂餐馆热卖。
冰豆花凝结的何止是时光?在詹家老宅,晨雾总伴着豆香升起——冬日是暖手的咸豆花,夏季是冰爽的甜豆花。这味道穿透三代人记忆:是知青返城时的谋生手艺,是女儿高考前的深夜点心,如今成了孙辈抖音直播间的非遗“冰酪”。
2023年,这项家传技艺入选两江新区非遗名录,詹兴欣在颁奖典礼上说:"奶奶的搪瓷缸,爸爸的挑担,终于有了新传承。"

移动的甜味地标
盛夏里递出冰爽情书
竹舀轻摇,嫩豆花在舌尖化作凉雾,红糖与野蜂蜜织就的琥珀网,兜住山城火炉的暴击。在40摄氏度的山城夏日,一碗冰豆花,已成为老码头穿越时空递来的情书。
古法熬制的胭脂红豆覆在雪嫩豆花上,红糖与野蜂蜜织就琥珀色的甜网,花椒的暗香在舌尖若隐若现。食客们端着碗坐在木板凳上,仿佛望见竹舀下的豆花如浪尖白鹭般轻颤。
这碗融合了江湖气的甜品,既保留着老码头“一碗豆花换一个故事”的传统,又创新推出“豆花盲盒”——随机搭配当季鲜果、坚果碎,日均销量超300碗。
如今,这艘飘摇半世纪的甜味方舟,仍在续写着属于山城的甜蜜传奇。
责任编辑:董霞


- 华龙直播|“扛起新使命 谱写新篇章”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四场)——重庆全面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新闻发布会
2025-04-30 10:00:00
- 华龙直播回顾丨劳动谱写时代华章 奋斗创造美好未来 合川区庆祝2025年“五一”国际劳动节晚会
直播|2025-04-29 18:55:00
- 明星动力EA211当增程器 上汽大众ID.ERA有“亿点点”强?
2025-04-29 20:18:56
- 中国电动车重塑全球 岚图领衔“国家队”硬实力
2025-04-29 20:29:58
- 上市丨旋转座椅+标配天地门 领克900限时价28.99万元起
2025-04-29 20:31:06
- 真香不贵诚意足 东风纳米06预售8.99万元起
2025-04-29 20:3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