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川历史性驶入高铁,文旅也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依托金佛山等生态资源及区位优势,南川如何发力?南川区委副书记、区政府区长付嘉康表示,以“1338”文旅发展战略为支撑,重点培育景区游、康养游、民宿游、农文旅融合游四大业态,打造金佛山、山王坪、“大金佛山178环山趣驾”三大品牌,加强文旅吸引力和竞争力,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第1眼TV-华龙网:高铁开通后,南川如何凭借生态和文旅资源优势,深度融入巴渝文化走廊,发展文旅康养产业?
付嘉康:南川紧邻中心城区,坐拥5个3A级以上景区、500余处旅游资源单体,主城都市区唯一的世界自然遗产金佛山以其生态资源和生物多样性成为全市的“绿肺”和生物基因库。渝厦高铁重庆至黔江段通车后,中心城区至南川车程缩短到15分钟,得天独厚的区位和资源优势,是南川文旅康养产业发展的重大机遇。
以“第一力度”推进。将文旅康养作为重点培育的“三个增长极”之一,实施“1338”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战略,出台文旅高质量发展激励“黄金十条”,推动景区景点游、康养避暑游、民宿露营游、农文旅融合游“四态齐升”,持续优化“一山一片一带多点”产业空间布局,培塑金佛山、山王坪、大金佛山178环山趣驾三大文旅品牌形象,布局“跟着高铁看杜鹃”“跟着赛事去旅行”“跟着美食去旅行”等话题营销,不断提升南川文旅品牌。以“多条路径”融入。实施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行动,推动龙崖城遗址纳入川渝宋元山城防御体系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打造“双遗之城”。推动“三不加”酱醋酿造技艺、金山红古树红茶制作技艺等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强与都江堰、乐山、峨眉山、广元等友好城市交流合作,深化景区互动、游客互送、政策互惠、资源共享、产业共融。以“开放矩阵”推介。充分发挥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区域协同发展等平台纽带,构建传统媒体、新媒体、自媒体等宣传矩阵精准营销,加强与川渝地区、长三角等重要客源地协同联动,通过推介发布、休闲旅游博览会等载体,全方位展现南川特色文旅产品,有效提升南川文旅康养产业竞争力、吸引力、影响力。
第1眼TV-华龙网:围绕“1338”战略及“3个重点支撑”,在文旅资源挖掘、业态创新、品牌打造上,南川有哪些举措?
付嘉康:围绕“打造重庆文旅特色品牌、康养首选之地”总目标,突出培育做强三大品牌。
一是聚焦打造金佛山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加快推动北坡上山索道等设施设备建设,提升“可进入性”;植入“景区+剧场、演艺”等文化业态,开发精品旅游线路,开展赛事节气活动,提升“可体验性”,让景区景点游沉浸式升级。二是聚焦打造山王坪片区文旅康养龙头阵地,加快推进首开区项目建设,确保避暑地产、景区建设、游玩体验、服务配套、康养产品等整体成型起势,有效承接全市及周边高端康养需求,让康养避暑游精品式突破。三是聚焦打造“大金佛山178环山趣驾”文旅品牌,实施基础设施、业态产品、服务质量、宣传营销“四大提升行动”,用好“露营服务一件事”特色应用,让民宿露营游全域式出圈。
第1眼TV-华龙网:借高铁东风,南川如何以农旅互促打造避暑经济新名片?
付嘉康:南川避暑禀赋得天独厚,全区80%左右的区域海拔在800米以上,全域森林覆盖率56%,年平均气温16.6度。高铁开通后15分钟可从中心城区通达,驱车20分钟即可抵达最近的避暑度假区。我们将以“四个聚焦”推动农旅互促打造避暑经济新名片。
一是聚焦“来得方便”优化交通接驳。做好高铁站文旅康养氛围营造及宣传推介,吸引“过境客流”转化为“过夜客源”。已规划在高铁站开通金佛山、山王坪等景区避暑直通公交专线,实现高铁与景区无缝衔接。二是聚焦“住得舒心”建强避暑阵地。加快建设山王坪文旅康养龙头阵地,已销售康养物业20.3万平方米。今年还将继续推出山王坪归山屿、长青生态城二期等高品质康养度假房约1400套、9.3万平方米,有效承接全市及周边高端康养需求。三是聚焦“玩得开心”丰富旅游业态。推出“金佛山+”神龙峡、山王坪等具有体验性、娱乐性的精品旅游线路,开发采笋体验等农旅融合业态,以“大金佛山178环山趣驾”为串联,发展观光、露营、研学、山地户外运动等,建成民宿104家、露营地126个。四是聚焦“吃得放心”做靓特色产品。开展“一镇一宴”“一镇一味”美食评比系列活动,9道美食入选重庆美食“渝味360碗”。实施居民餐饮、住宿等技能培训,推出“一锅汤”“一桌菜”“一碗茶”等特色美食,构建“家家都有拿手菜、户户都能搞接待”全民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