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江新区10碗菜⑦丨戴小波:泡椒酸辣江湖味 郡花脆韧父子情-华龙网

两江新区10碗菜⑦丨戴小波:泡椒酸辣江湖味 郡花脆韧父子情

2025-04-30 09:03:41 来源: 第1眼TV-华龙网

编者按:

四方食事,一碗人间烟火;山城滋味,最是暖胃暖心。每一道家常菜里,都藏着岁月的温度、家人的挚爱、邻里的温情,以及这座城市最质朴的深情。即日起,第1眼TV-华龙网推出原创专栏——两江新区10碗菜,聚焦进入“渝味360碗·山城人家”家常菜名册的两江新区10碗家常菜,听主厨们讲述“一菜一人生”的烟火故事,看两江新区如何以美食为纽带,串起邻里情、凝聚社区力。

戴小波的泡椒郡花入选两江新区10碗菜。第1眼TV-华龙网 张颖绿荞 摄
戴小波的泡椒郡花入选两江新区10碗菜。第1眼TV-华龙网 张颖绿荞 摄

第1眼TV-华龙网讯(张颖绿荞)新鲜鸡胗切得如花瓣展开,浸入陈年泡椒的酸汁,酸味辣味如嘉陵江的浪,一层层拍打味蕾。

这道始于码头的江湖菜,最初是纤夫们就着烧酒驱寒的粗犷吃食,如今却在重庆人的厨房里“脱胎换骨”。

对戴家父子而言,这道菜是暗夜里的灯火,就像山城的万千灯火一样,照着平凡人间如何把苦日子熬成回甘的汤。

戴小波烹饪的泡椒郡花。第1眼TV-华龙网 张颖绿荞 摄

灶台前父子

戴小波的刀在晨雾中起落,患病的右手有些发颤,切出的鸡胗却依旧透光。

戴小波曾经是一名厨师,却因冠心病和心功能不全,无奈离开工作。每天上下楼的日常,成了他沉重的负担,生活最难时,一家人只能靠低保维持。

儿子戴治强记得,父亲病退那日,家里的泡椒坛子开了封,“手抖了还能握刀,日子苦了更要吃出响动。”

滚油爆炒时“刺啦”一声脆响,泡椒的艳红裹着绽开的郡花,芫荽碎如星子撒落其间。

家庭的餐桌从不铺张,鸡胗边角料,经泡椒的“魔法”点化,竟能脆生生撑起整桌饭菜。

戴小波分享泡椒郡花背后的美食故事。第1眼TV-华龙网 张颖绿荞 摄
戴小波分享泡椒郡花背后的美食故事。第1眼TV-华龙网 张颖绿荞 摄

辣味长明灯

戴治强走南闯北尝过各色“江湖头牌”,北京的卤煮火烧,上海的酒糟鸭胗……

在外面吃饭,戴治强也总爱点上一份泡椒郡花,但吃起来还是觉得差点东西。

唯有回到老屋,父亲的灶台前,那盘裹着陈年泡椒的郡花入口刹那,方才觉得这就是那一口怀念的“脆”。

“三颠两翻,多一秒则老,少一秒则生。”戴小波手腕轻抖,铸铁锅里的郡花便如浪里白条般腾空而起。如今,家里桌上多了很多菜式,却总在儿子归家时倔强地保留这一道泡椒郡花。这是父亲为儿子守着的“老味道”,也是儿子走到哪都怀念的“家的味道”。

粗犷的爆炒手法承自纤夫时代,而精细的切花技艺又见工匠精神。戴家父子灶台前的光影,代表了千万重庆家庭用烟火气书写的“热辣滚烫”。

泡椒的酸烈与花椒的辛麻驱散江雾湿寒,如今仍是重庆人抵御闷热的“舌尖空调”。这口酸辣脆爽,像是一盏穿越时光的辣味长明灯,照着山城人把日子过得噼啪作响。

责任编辑:董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