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江新区10碗菜⑨|杨文化:边学边干 一位社区书记的“酸菜鱼哲学”
2025-04-30 16:01:33 来源: 第1眼TV-华龙网
编者按:
四方食事,一碗人间烟火;山城滋味,最是暖胃暖心。每一道家常菜里,都藏着岁月的温度、家人的挚爱、邻里的温情,以及这座城市最质朴的深情。即日起,第1眼TV-华龙网推出原创专栏——两江新区10碗菜,聚焦进入“渝味360碗·山城人家”家常菜名册的两江新区10碗家常菜,听主厨们讲述“一菜一人生”的烟火故事,看两江新区如何以美食为纽带,串起邻里情、凝聚社区力。

第1眼TV-华龙网讯(张颖绿荞)一道酸菜鱼,承载着二十余载军旅生涯的专注;一方社区天地,延续着为民服务的匠心。当两江新区金山街道奥园社区党委书记杨文化,将腌制酸菜的耐心、烹制鱼片的细腻融入基层工作时,他也用“舌尖上的哲学”炖煮出了温暖人心的社区治理之道——边干边学、边学边干。
军营里的“灶台匠心”
“后勤无小事,做菜如带兵。”
杨文化在部队负责后勤管理二十余年,痴迷于钻研厨艺,尤其对酸菜鱼情有独钟。
每当部队厨师做酸菜鱼时,他都会仔细记好烹饪所用的调料和用量。为做出完美酸菜鱼,从选鱼、片鱼到酸菜腌制,每个环节都反复琢磨。杨文化把制作酸菜鱼当作一项“军事课题”:鱼必须现杀现片,酸菜需腌制得又酸又脆,连花椒的投放时机都精确到秒。无数次尝试后,他终于掌握了秘诀,做出的酸菜鱼鲜香美味。
“我们在部队,经常喝酸汤,因为夏季喝起来非常可口,同时可以解暑。”杨文化说,在部队学习做酸菜鱼的过程,让年轻的他懂得了专注与用心的重要性,看到战友们吃得心满意足,他非常有获得感。
这段经历也凝练成了他的工作信条:火候不到不揭锅,功夫不到不交差。转业到地方时,他带走的不仅是酸菜鱼配方,更是酸菜鱼制作背后的“匠心”。

社区里的“文火慢炖”
转业到社区后,杨文化把“酸菜鱼方法论”移植到基层治理中。
他担任金山街道奥园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社区工作繁杂琐碎,涉及居民生活方方面面,每一项工作都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但是,他始终带着在部队的认真劲儿,像做酸菜鱼一样对待每一件事情。
选材如选策,他像挑选活鱼般深入网格调研;腌菜似养情,他借鉴酸菜腌制过程,培育社区“文化酵母”,用人情味化解邻里矛盾;控火如控局,他用“猛火快煮”解决突发问题,“文火慢熬”攻克顽疾。
深入社区,了解居民需求,不放过任何细节;组织活动、调解纠纷,把握每个环节。关注孤寡老人生活疾苦,定期看望老人、送去温暖;筹备社区文化活动,日夜操劳,协调各方资源,做亮社区文化品牌。

杨文化对酸菜鱼的热爱和对社区工作的专注“一脉相承”。
酸菜要陈,鱼片要鲜,如同既要传承军旅作风,又要创新服务形式。
“做菜和干工作一样,菜做得好,工作也做得好;反之,工作干得好,那我相信你的菜也做得好。”在两江新区“渝味360碗·山城人家”社区美食文化节现场,杨文化的这段分享赢得了台下阵阵掌声。
那道酸菜鱼,如同精神寄托,见证着他的成长与坚守;他用行动诠释着担当与奉献。正如他所言,“边学边干、边干边学,就是我们作为一名基层干部,永恒的主题。”
责任编辑:董霞


